社保每年都大幅上涨的今天,普通人该如何抉择
众所周知,现在的社保缴费金额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以杭州为例,2020年灵活就业中按60%最低档基数缴纳,养老金为597.89元。
而至2024年,最低档养老金部分需要缴纳的数额已经高达962.4元。这个962.4元已经包含了2024年下半年针对全年部分的补缴。而目前我们看到2025年60%档缴费基数需要缴纳962.4,按过去几年每年都需要补缴的历史来看,在今年下半年极大概率仍需要补缴全年的养老保险。
那么四年时间,灵活就业人群,每月需要缴纳的金额就从597.89元光速上涨至962.4元,平均每年的上涨幅度高达12.64%。
按理说,社保的上涨幅度应该与大家的收入水平高度挂钩。可2020年到2024年这四年间,恰恰是疫情后的几年,特别是23年底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失业、很多应届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几年的涨幅很明显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的经济增长和大家的收入增长速度。
为什么一边是糟糕的大环境,一边是远远超出实际经济发展的养老金缴费呢?那是因为,当统计就业率时,灵活就业人员也被归纳其中;而当统计社会平均工资时,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却不被统计在内。这就导致了大量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灵活就业人员是在按照那些有正式工作,而且有能力给员工上齐五险甚至一金两金的好单位的标准来缴纳养老金的。
再一个,中国目前的收入结构是明显的金字塔型,也就是说一家公司里,10%的人拿走了70%的利润,而剩下的90%的人才去分配剩下30%的利润
而让所有职工按照从上年度平均工资而不是中位数工资算出来的数额来确定当年的缴费基数,这明显会加重金字塔下方绝大多数职工的负担。而大多数在职员工对这几年快速增长的养老金和医保并没有太高的敏感度是因为这些费用当中的大头被就职的公司承担了。
而作为没有稳定工作,甚至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的灵活就业人员,他们对于这么快速的增长率可谓是敏感多了,所以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暂时弃保或者永久弃保。
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失业人员,却需要全额缴纳养老金和医保这两险。这就导致了每年12.64%养老金和每年5%医保的增幅对他们而言是越来越重的压力。
他们不仅仅要全额承担本应该公司帮忙缴纳的部分,还需要承担那些金字塔上层人士的收入平均下来如山一般的压力,这对没有工作的灵活就业人员明显是极大的不公平。
在去年,也就是2024年9月。我们又收到了新的社保调整。原本缴纳15年养老保险就可以领取的条款被任意地修改成了20年。也就是说一个1985年出生的男性,如果之前已经缴纳满15年养老保险,他本可以不用继续缴纳,等到退休后就可以按实际缴纳年份领取一个15年为限的最低保障额度。
而现在,如果他因为社会上普遍对35岁年龄的限制导致找不到能为他缴纳五险的工作或者就此彻底失业了,或是做着有一份没一份的零工来勉强养活一大家子的生计,他将没有钱来为自己以后的养老去缴纳那剩下的五年养老保险,那对他而言就是一个奢望。
之前他缴纳的15年养老保险所标记在账户里的数字,也要等到他63岁退休后才能取出,而且仅仅是他历年所缴纳金额的40%。
去年的调整出来后,有很多本交着灵活就业的人就弃保了,特别是那些没有交满五年的。可以说,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按照目前这个12.64%的增长率,或者我们仅仅按往后每年8%的养老保险涨幅来算。如果一个只缴纳了五年养老保险的人,要去继续缴纳剩下15年的养老保险,那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有可能交到一半,就不得不选择断缴。
而那些缴纳了15年左右的,(比如1990年生人)却因为延迟退休的调整需要再多缴纳5年养老保险的人,如果自己没有稳定的收入继续支撑。那么,笔者建议可以选择暂时性的停保,等到临退休的五年之前,再做决定。因为到那个时候,你就能知道,自己是需要缴纳20年,还是25年,或是30年;还能基本知道自己五年后是否还有养老金可以领取。而唯一的缺点,就是要缴纳比你现在缴纳多了不少的养老保险。
可我们反过来看,随着近七年来,生育率的持续暴跌,1990年前后出生的人群,等到他们63岁退休,也就是2053年。那个时候,在职场的新生代主力军正是这几年断崖式下跌的人口。虽然到那个时候,因为高度的智能化,我们早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甚至连每年800万的大学生都不再需要。
但我们是退休了,可基于现收现付制度的社保,如何拿800万的就业人口去给2300万的退休人口发放养老金?而在高度智能化、工业化的未来,那批年轻人中的至少80%,也正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下。那时候,我们会一边拿着高度文明的产能养着失业的年轻人,一边又要拿着这些产能养着2300万的退休老人;我们,真的可以吗
赞(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