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手表品牌Swatch的一则广告在中国引发争议图像来源: ingimage/IMAGO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集团(Swatch)发布的一则广告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画面中一名年轻亚洲人用手把眼睛拉成‘眯眯状’。一些中国网友指责这家瑞士品牌“挑衅”和“侮辱”。而这类西方品牌广告“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件以前就曾发生过多次。这篇题为《多一些淡定对中国有好处》的评论写道:
“中国官方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之后,舆论进一步升级,网络上出现了抵制呼声。‘中国人民的感情’又一次受到了伤害,这是中国政府在与西方发生各类摩擦时的惯常措辞,常常被用来煽动民族主义,号召14亿中国人和政府步调一致。
几年前,时尚品牌杜嘉班纳(Dolce &Gabbana)也曾有过类似的遭遇。起因是该品牌发布了一部广告片,画面上一位中国女性正在用筷子吃披萨。和当年的杜嘉班纳一样,斯沃琪这次也很快向中国屈服。该公司为这则推广其新款Essential系列的广告郑重道歉:‘我们高度重视此事,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撤下相关内容。’对斯沃琪而言,中国市场显然非常重要。不过,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该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曲线正在一路下滑。”
![]()
2018年,时尚品牌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的一则广告也曾引发“辱华”争议。图像来源: Twitter/Dolce& Gabbana
《新苏黎世报》的评论写道,斯沃琪或杜嘉班纳这类企业同不同文化打交道时缺乏敏感度的做法,当然可以批评,但中国人的过激反应也是值得商榷的。毕竟多几分淡定,对中国人是有好处的。
“事实上,斯沃琪广告引发的激烈反应,也折射出了中国人面对西方时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卑心态,中国总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政府总是不遗余力地强调十九世纪的鸦片战争以及各种向英国割让土地的所谓不平等条约,这种宣传更加强化了中国人的屈辱感。这种叙事总是千篇一律:
一边是中国,另一边则是图谋不轨的西方。政府虽然一心要打造国富民强的形象,但这种叙事方式却是为了掩饰某种不自信。
中国这种矛盾心态也表现在对待外国媒体的态度上。中国政府会定期指责‘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宣称相关报道是为了‘抹黑中国’。这一切无非又是中国无辜受害的老调重弹。但是,每逢人大会议这类重大事件,中国各大官媒的记者就会将外国记者团团围住,试图从他们嘴中套出几句赞美中国发展的言辞。中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地缘政治和经济大国,但唯一没有改变的却是:中国人仍在迫切渴望得到西方的认可。”
赞(1)